来源:郑州科大医院精神科 时间:2022-01-26
强迫症是指患者主观上感觉到某种不可抗拒或无法控制的想法、意图和行为的存在。尽管患者意识到这些想法、意图或行为是不恰当或无意义的,有时与他的个性不相容,但很难排除它们。也就是说,强迫症不仅有自我强迫,还有自我反强迫,可以说是典型的心理冲突病。
强迫症的症状有:
1.强迫症的症状会强迫联想:反复联想会发生的一系列不幸事件,虽然明知不可能,却无法抑制,并引起情绪紧张和恐惧。
2.强迫疲惫:反复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或事件,明知毫无意义,却无法抑制,比如反复思考:“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是朝北?这是强迫症的症状。
3.强迫对立思维:两个对立的词或概念在脑海中反复出现,我感到苦恼和紧张。如果我想到“支持”,我马上看到“反对”;一说起“好人”,就会想到“坏人”等等,这也是强迫症的症状之一。
4.强迫怀疑:强迫症的症状会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造成不必要的怀疑,需要反复验证。出门后如果怀疑门窗是否真的关好了,回去检查几次。否则,我会感到焦虑。
强迫症通常发生在20岁,大多数人在25岁开始出现症状。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,但有各种理论解释强迫症的发生,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。
强迫症的发病主要由三个因素诱发。
1.遗传因素
这种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。作为红细胞(abo)血型的遗传特征,与强迫症的关联研究发现,强迫症A型发病率较高,o型发病率较低。
2.心理社会因素
作为一种诱发因素,正常人偶尔会有强迫,但不会持久。只有在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得到加强,才能继续存在,如工作环境的变化、责任的繁重、要求的过分严格、处境的艰难、害怕意外或家庭不和、性生活的困难、怀孕和分娩引起的紧张,加上患者的谨慎、优柔寡断、优柔寡断、缺乏自信和焦虑,促使法律强制症状。
3.有机因素
临床上,嗜睡性脑炎、颞叶挫伤、癫痫患者可见强迫症状。手术治疗显示,去除尾神经束边缘白质对改善强迫症状有效,提示与上述部位功能有关。此外,性格特征在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往往具有闷、条理不清、过于严重的特点。